1987 03 14-29
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的(一维)数学模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邮箱(Email):
DOI:
10.16239/j.cnki.0468-155x.1987.03.002
中文作者单位: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目前对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研究还很不够,因此泥沙输移数学模型的关键,就在于泥沙运动的方程及一些关系式是否符合实际.按照这一考虑,作者及有关合作同志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的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从1972年起直接研究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的数学模型,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经过大量实际资料检验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维模型. 本文阐述了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一维)数学模型的最基本的内容:包括水库淤积与河床变形的方程组、重要的补充计算及其公式、方程组的解法、需要的原始数据和可以输出的结果以及模型验证和投入生产的情况.
关键词(KeyWords):
1,063 | 227 | 2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参考文献
[1] 韩其为、何明民,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84年.
[2] 韩其为,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研究.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光华出版社,1980年3月.第793~802页.
[3] 韩其为,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研究.科学通报,1979年第17期,第804~808页.
[4] 韩其为、黄煜龄,水库冲淤过程的计算方法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长江水利水电科学成果选编,1974年第1期,第45~85页.
[5] 韩其为、何明民,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通用数学模型理论基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86年1月.
[6] 韩其为等,水库淤积(第五册)(初稿).长办水文局印,1982年10月.
[7] He Mingmin and Han Qiwei,Mea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uniform Sediment Transport,3rd Inter.Symp.on River Sedimentation,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March 31-April 4,1986,pp.845~852.
[8] 韩其为、向熙珑、王玉成,床沙粗化.第二次河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水利水电出版社,1983年10月,第356~367页.
[9] 韩其为、王玉成、向熙珑,淤积物的初期干容重.泥沙研究1981年第1期,第1~13页.
[10] 韩其为,向熙珑,异重流的输沙规律.人民长江,1981年第4期,第78~81页.
[11] 韩其为、梁栖容,断面内不同湿周上糙率选加方法的讨论.水利学报,1981年第4期,第64~67页.
[2] 韩其为,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研究.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光华出版社,1980年3月.第793~802页.
[3] 韩其为,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研究.科学通报,1979年第17期,第804~808页.
[4] 韩其为、黄煜龄,水库冲淤过程的计算方法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长江水利水电科学成果选编,1974年第1期,第45~85页.
[5] 韩其为、何明民,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通用数学模型理论基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86年1月.
[6] 韩其为等,水库淤积(第五册)(初稿).长办水文局印,1982年10月.
[7] He Mingmin and Han Qiwei,Mea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uniform Sediment Transport,3rd Inter.Symp.on River Sedimentation,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March 31-April 4,1986,pp.845~852.
[8] 韩其为、向熙珑、王玉成,床沙粗化.第二次河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水利水电出版社,1983年10月,第356~367页.
[9] 韩其为、王玉成、向熙珑,淤积物的初期干容重.泥沙研究1981年第1期,第1~13页.
[10] 韩其为,向熙珑,异重流的输沙规律.人民长江,1981年第4期,第78~81页.
[11] 韩其为、梁栖容,断面内不同湿周上糙率选加方法的讨论.水利学报,1981年第4期,第64~67页.
基本信息:
DOI:10.16239/j.cnki.0468-155x.1987.03.002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韩其为,何明民.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的(一维)数学模型[J].泥沙研究,1987(03):14-29.DOI:10.16239/j.cnki.0468-155x.1987.03.002.
基金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