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 v.50 31-38
泾渭河高含沙洪水水沙关系及其协调性判定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省级财政水利前期经费项目(陕水规计发[2018]122号)
邮箱(Email):
DOI:
10.16239/j.cnki.0468-155x.2025.01.005
中文作者单位:
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基于泾渭河控制站高含沙洪水资料分析,提出了基于河流控制断面径流和输沙之间均衡关系的水沙关系概念,探讨了瞬时水沙关系曲线、逐日短历时水沙关系曲线、年及场次洪水水沙关系曲线的幂函数表达形式。从水沙运动与河床冲淤响应的角度,说明了来沙系数是水沙过程含沙量与流量大小的对比关系这一物理意义,提出了基于水沙运动与河床冲淤响应的水沙关系协调性判定方法,并利用水沙协调度指标反映其协调性程度。提出了构建高含沙洪水及河道监测分析体系、制定水沙调控调度预案、建立规范有效的运作机制等高含沙洪水防御措施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高含沙洪水;水沙关系;来沙系数;渭河
96 | 0 | 30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参考文献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防洪规划[R].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2008:57.
[2] 苏茂林,杨会颖,安晨歌.2022年泾渭河高含沙洪水调度与思考[J].人民黄河,2023,45(1):61-64.
[3] 高兴,朱呈浩,刘俊秀,等.新时期黄河调水调沙思考与建议[J].人民黄河,2023,45(2):42-46.
[4] 冉大川,郭宝群,张晓华,等.泾河流域来沙系数变化与响应分析[J].泥沙研究,2009(2):60-67.
[5] 梁志勇,杨丽丰,冯普林.黄河下游平滩河槽形态与水沙搭配之关系[J].水力发电学报,2005(6):68-71+67.
[6] 黎铭,张会兰,孟铖铖.黄河皇甫川流域水沙关系特性及关键驱动因素[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39(5):27-35.
[7] 申红彬,曹兵,吴华莉,等.黄河下游水沙关系模型参数随河段距离变化规律[J].地理学报,2022,77(3):635-649.
[8] 张金良,练继建,张远生,等.黄河水沙关系协调度与骨干水库的调节作用[J].水利学报,2020,51(8):897-905.
[9] 张金良,刘继祥,鲁俊,等.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理论与实践[J].泥沙研究,2023,48(2):1-8.
[10] 夏绍钦,张会兰,郝佳欣,等.长江涪江小河坝站水沙关系特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7):1603-1613.
[11] 傅彦超,王友胜,杨志,等.近30年苦水河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224-232.
[12] 柳宏才,张会兰,夏绍钦,等.金沙江流域水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2):107-115.
[13] 梁志勇,王兆印,王煜,等.黄河下游水沙搭配与河床响应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14] 盛菲,刘士余,陈子惟,等.场次暴雨条件下濂水流域水沙关系探究[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3):68-75.
[15] 谢鉴衡.河床演变及整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13-36.
[16] 惠遇甲.高含沙水流紊动结构和非均匀沙运动规律的研究[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
[17] 冯普林,李茜,曹绮欣,等.泾河与渭河高含沙洪水特性及水流挟沙力研究[J].泥沙研究,2021,46(4):8-14.
[18] 吴保生,申冠卿.来沙系数物理意义的探讨[J].人民黄河,2008(4):15-16.
[2] 苏茂林,杨会颖,安晨歌.2022年泾渭河高含沙洪水调度与思考[J].人民黄河,2023,45(1):61-64.
[3] 高兴,朱呈浩,刘俊秀,等.新时期黄河调水调沙思考与建议[J].人民黄河,2023,45(2):42-46.
[4] 冉大川,郭宝群,张晓华,等.泾河流域来沙系数变化与响应分析[J].泥沙研究,2009(2):60-67.
[5] 梁志勇,杨丽丰,冯普林.黄河下游平滩河槽形态与水沙搭配之关系[J].水力发电学报,2005(6):68-71+67.
[6] 黎铭,张会兰,孟铖铖.黄河皇甫川流域水沙关系特性及关键驱动因素[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39(5):27-35.
[7] 申红彬,曹兵,吴华莉,等.黄河下游水沙关系模型参数随河段距离变化规律[J].地理学报,2022,77(3):635-649.
[8] 张金良,练继建,张远生,等.黄河水沙关系协调度与骨干水库的调节作用[J].水利学报,2020,51(8):897-905.
[9] 张金良,刘继祥,鲁俊,等.黄河泥沙工程控制理论与实践[J].泥沙研究,2023,48(2):1-8.
[10] 夏绍钦,张会兰,郝佳欣,等.长江涪江小河坝站水沙关系特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7):1603-1613.
[11] 傅彦超,王友胜,杨志,等.近30年苦水河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224-232.
[12] 柳宏才,张会兰,夏绍钦,等.金沙江流域水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2):107-115.
[13] 梁志勇,王兆印,王煜,等.黄河下游水沙搭配与河床响应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14] 盛菲,刘士余,陈子惟,等.场次暴雨条件下濂水流域水沙关系探究[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3):68-75.
[15] 谢鉴衡.河床演变及整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13-36.
[16] 惠遇甲.高含沙水流紊动结构和非均匀沙运动规律的研究[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
[17] 冯普林,李茜,曹绮欣,等.泾河与渭河高含沙洪水特性及水流挟沙力研究[J].泥沙研究,2021,46(4):8-14.
[18] 吴保生,申冠卿.来沙系数物理意义的探讨[J].人民黄河,2008(4):15-16.
基本信息:
DOI:10.16239/j.cnki.0468-155x.2025.01.005
中图分类号:TV14;TV122
引用信息:
[1]冯普林,王海军,李茜等.泾渭河高含沙洪水水沙关系及其协调性判定[J].泥沙研究,2025,50(01):31-38.DOI:10.16239/j.cnki.0468-155x.2025.01.005.
基金信息:
陕西省省级财政水利前期经费项目(陕水规计发[2018]122号)